新能源车补贴5年内递减 标准预计上半年公布
2022年下半年,随着硅料新增产能释放,硅片端很可能会出现价格战,届时利润会受到大幅挤压,部分二、三线产能或退出市场。
从现阶段来看,中环和隆基等硅片巨头在明年的产能也会继续领跑全行业,因此对市场的定价主导权、行业动向把握、产品应用等方面有着较强的说服力。公开数据也显示,2020年年末:行业内的全部光伏硅片产能约247.4GW(其中中国大陆约240GW且占比97%,单晶硅片产能200GW),因此2022年的硅片产能也很可能会是2020年产能的1倍以上。
上述毛利率数据相比组件、电池等都要略高一筹。直追大产能的还有通威永祥、江苏美科等公司,预计国内落地的总硅片规模相对较高。赚钱效应明显,是这一轮硅片扩产的主导因素。对于硅片的投资方来说,肯定希望尽快建成投产以便兑现目前约定的电池厂家大单,这样才可能进一步地降低缩短投资回报期。从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新建项目来看,硅片的主要产能放在了西、南部地区如云南、内蒙古、青海、四川等,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较好、电价偏低。
在2022年全部释放?根据能源一号的不完全统计,产能或将达500GW以上。从图中可知的是,中环股份明年将会有135GW的产能兑现,也是所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中投产硅片的产能第一大户,超过一度领先的隆基股份。和二期计划总投资保持一致。
一方面,在组件企业纷纷增强垂直一体化能力的背景下,电池片企业利润已被严重压缩。以电池片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的爱旭股份为例,其在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11.98亿元,同比增长79%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为-2206.71万元。首期年产8GW光伏电池项目将于2022年年初开工建设,年内实现达产,采用N型TOPCon技术路线,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但股价上涨跟其经营表现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今年前三季度,钧达股份在营收达到8.29亿元,几乎追平2020年全年营收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由盈转亏,亏损了8028万元。
据组件巨头晶科能源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间,江西展宇分别为晶科能源第一、第一、第三大电池片供应商。主打产品大尺寸(182mm&210mm)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3.5%,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捷泰科技在没有规模优势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实现盈利?另一方面,前文提到的捷泰科技最大客户晶科能源,相互间合作模式为晶科能源销售硅片销售给捷泰科技,后者加工成电池片再销售给晶科能源。钧达股份出售股权公告1月10日,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实力出众的捷泰科技当然,能让钧达股份以如此代价进行收购,被收购方捷泰科技的实力也不容小视。急需转型的钧达股份资料显示,钧达股份成立于2003年,为专业生产汽车仪表板总成、前后保险杠总成、门内饰板、立柱等汽车内外饰塑料零部件供应商,201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A股上市。
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为6744万,同比增长21%。或许是汽车配套业务的亏损,更加坚定了钧达股份转型光伏的信心,因此才有了本次公告。救命稻草或难救命对于本次交易对公司的影响,钧达股份在公告中这样写道: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剥离经营效益较低的汽车饰件业务资产,通过出售资产回笼资金,进一步集中资源发展光伏电池片业务;且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增资后将持有弘业新能源12%股权,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
数据显示,2021年2月18日收盘,钧达股份股价每股仅为18.97元,同年12月24月一度达到了每股73.27元,上涨近4倍。捷泰科技曾用名为江西展宇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展宇),2018年和2019年都是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十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如果不计算一体化厂商,排名可上升至全球前五。
本次交易价格尚未确定,具体转让价格拟以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以2021 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对标的资产进行评估后确定的评估值为基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待达成最终交易方案后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但在第二年,也就是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结束连续30年同比增长,钧达股份业绩旋即出现同比下滑。
在上市之初,钧达股份还是给投资者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在更名为捷泰科技后,其实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2021年12月25日,钧达股份再次发布公告,宣布捷泰科技与安徽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4日签署了《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70亿元,建设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维科网光伏认为,捷泰科技想要达到钧达股份的预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钧达股份在发布两则收购公告后,已由原来的汽车配套供应商,一举成为了横跨汽车和光伏两大领域的企业,获得了投资者青睐。2021年上半年,捷泰科技新增5GW电池片产能,产能规模突破8.5GW。
前文所说的弘业新能源,就是捷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维科网光伏认为,捷泰科技想要达到钧达股份的预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主打产品大尺寸(182mm&210mm)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3.5%,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伴随着晶科能源最近高达8GW的N型TOPCon技术路线电池项目投产,或意味捷泰科技将失去最大客户,又该从何进行弥补?当然,钧达股份在收购之初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救命稻草或难救命对于本次交易对公司的影响,钧达股份在公告中这样写道: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剥离经营效益较低的汽车饰件业务资产,通过出售资产回笼资金,进一步集中资源发展光伏电池片业务;且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流动性,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二期计划总投资保持一致。
2021年12月25日,钧达股份再次发布公告,宣布捷泰科技与安徽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12月24日签署了《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约1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70亿元,建设16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2017年全年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为6744万,同比增长21%。在更名为捷泰科技后,其实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加上近期光伏板块调整,钧达股份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即使在今天收获一个涨停后,也仅为58.77元/股,相比巅峰期下滑了近20%。
捷泰科技在没有规模优势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实现盈利?另一方面,前文提到的捷泰科技最大客户晶科能源,相互间合作模式为晶科能源销售硅片销售给捷泰科技,后者加工成电池片再销售给晶科能源。图片来源:钧达股份公告公告称,为降低经营风险,同时筹集资金发展光伏电池片业务,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拟向杨氏投资出售所持有的苏州钧达100%股权、海南新苏100%股权及钧达股份持有的除苏州钧达和海南新苏的股权外与汽车饰件业务相关的资产组,并于近日与杨氏投资签署了《资产出售意向协议》。
但股价上涨跟其经营表现似乎没有太大关系,今年前三季度,钧达股份在营收达到8.29亿元,几乎追平2020年全年营收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却由盈转亏,亏损了8028万元。首期年产8GW光伏电池项目将于2022年年初开工建设,年内实现达产,采用N型TOPCon技术路线,计划总投资约56亿元。
本次交易价格尚未确定,具体转让价格拟以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以2021 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对标的资产进行评估后确定的评估值为基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待达成最终交易方案后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捷泰科技在交易时承诺,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实现净利润(以当年经审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准,不考虑实施股权激励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对业绩承诺及利润考核的影响),分别不低于2.1亿元、2.7亿元、3.1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7.9亿元。
钧达股份出售股权公告1月10日,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在上市之初,钧达股份还是给投资者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实力出众的捷泰科技当然,能让钧达股份以如此代价进行收购,被收购方捷泰科技的实力也不容小视。2018年-2020年,钧达股份营收分别为9.02亿、8.26亿、8.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3万、1723万、1355万元。
2021年上半年,捷泰科技新增5GW电池片产能,产能规模突破8.5GW。据悉,钧达股份受让捷泰科技51%股份,需要支付的交易价款逾14亿元,然而截至2021年3月末,钧达股份货币资金余额仅为2.03亿元。
以电池片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的爱旭股份为例,其在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111.98亿元,同比增长79%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为-2206.71万元。因此,钧达股份在发布两则收购公告后,已由原来的汽车配套供应商,一举成为了横跨汽车和光伏两大领域的企业,获得了投资者青睐。
急需转型的钧达股份资料显示,钧达股份成立于2003年,为专业生产汽车仪表板总成、前后保险杠总成、门内饰板、立柱等汽车内外饰塑料零部件供应商,2017年在深交所中小板A股上市。2021年2月,钧达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上饶市弘业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业新能源)增资人民币1.5亿元,并签署相关投资协议。